节能减排措施政策体系
综上所述,节能减排措施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旨在实现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的目标,但其实际执行中所引发的问题和副产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缓解。
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表示“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
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政府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全国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开展节能表彰和奖励活动。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和政府共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企业依靠科技,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同样重要。这包括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实施。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是保障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措施。这包括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