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大的建筑能耗,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早在1997年11月就提出了2010年的节能目标,其中要求民用部门节能31%,它们被细分为:建筑节能11%、家电效率的提高节能8%、生活习惯的改善节能6%、住宅节能5%、照明效率的提高和高效率化液晶显示的采用等节能2%.显然,其中以建筑节能的幅度最大。
就是要求在建筑中尽量注意节约能源;第二阶段为保护能源(energy conservation),即在建筑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损失:第三阶段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efficiency ),即在建筑中充分发挥能源的利用率,是积极意义上的节能。
国外建筑节能发展经验1新建建筑节能国外的经验表明: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是开展建筑节能的依据,通过国家立法和颁布相关法规的方法确定新建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法律地λ是保证此项制度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在这方面,美国节能标准对规定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的划分,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综合研究能力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比较分散,尚无一家类似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那样的综合性研究单位。
最新建筑节能标准的启示与建筑能耗证书体系 德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也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新的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2,体现了德国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成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下面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
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的具体目标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并非取消经济增长以环境保护为名,而是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既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也追求质量。 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内涵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基础。它强调人类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提倡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