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企业和商家参与环保: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职责,您可以积极鼓励您所在的企业或商家投身环保事业中。选用生态环保产品:支持时尚品牌的环保行为,例如打造环保材料户外家具和太阳镜,以及其他采用海洋回收塑料品制成的商品。
2、控制海洋酸化: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缓海洋酸化的进程。加强监测和研究,提高对海洋酸化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其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组织、政府间合作和多边协议,加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共享信息、经验和最佳实践,推动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协调和改善。
3、减少海洋污染: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制定并执行排放标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实施海洋监测:建立健全的海洋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海洋环境状况,及时响应污染事件和环境变化。 发展可持续渔业:实施科学合理的捕捞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防止资源过度开发。
4、建立和执行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如控制和减少工业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限制捕捞和破坏性捕鱼等。 加强监测和执法: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处罚。
5、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保护物种原有特性不至丧失;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6、保护海洋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下是一些建议来保护海洋环境: 减少塑料污染:塑料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吸管和瓶子,并选择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替代品。同时,合理处理和回收塑料垃圾,确保不会进入海洋。
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海湾(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2分),污染程度从海岸向海洋递减(2分)。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海域。(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2)海域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2分);(生产工艺落后)废水处理不彻底(2分)。
不利条件:渤海海域污染重,水质较差;冬季海水结冰影响海带养殖。
2019年,东海是唯一一个不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且劣质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有所上升。 同年,一类海水以下水质海域面积增加了8,250平方公里,四类海水以下水质海域面积增加了130平方公里。 尽管如此,渤海、黄海和南海的一类海水以下水质海域面积和四类海水以下水质海域面积有所减少。
我国近岸主要的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以及江苏、浙江、广东等沿岸地区,主要超标因子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从监测到的污染面积来看,劣四类海水面积总共为3万平方公里,四类海水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总体来看还是不容乐观。
1、《意见》强调,环渤海三省一市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建立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一制度是实施最严格的渤海环境保护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关键工作。它对于维护渤海海洋生态安全,确保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条 国家在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海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3、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本省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4、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部与自然资源部共同推进红线划定和评估调整,并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
1、发布于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经1999年修订后,从2000年4月开始实施。新法在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防治海洋污染工程建设项目和遏制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2、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呈现两个阶段性特征:第一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12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洋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四类和劣四类水质面积从2001年的约8万平方公里扩大为2012年的3万平方公里,受监控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大部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3、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69亿元。1 中国建立了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等设施,保藏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上万份。1 中国加强对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全过程监督管理,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1 中国建设了种类多样的海洋保护区体系,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4、同时,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总值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69亿元。中国已建立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海洋药源生物基因库等资源保藏设施,发掘和保藏近海、大洋、深海和极地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上万份。
5、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一方针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