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大气质量标准,例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它规定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水质标准,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等,这些标准旨在保护不同类型的水体,规定了水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并由总局标准部门参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办理。第十八条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请示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建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的问题,如不属于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的范围,由有关司(办)按职责分工办理。
目前,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而保护环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反映出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已经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环境质量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等。
水质评价标准 针对各类水体中的污染物制定了详细的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的限量,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是否适合饮用。土壤质量评价标准 该标准是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限制,以保护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标准针对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设定了质量限制,以维护大气环境的健康。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旨在保护土壤质量,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限制,以确保土壤安全使用。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例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 污染物控制标准: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返银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